韓國延續(xù)2年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
韓國貿易協會2月3日援引中國海關總署宣布的2014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統計數據稱,2014年,中國從韓國的進口額達1903億美元,占進口總額(1.9631萬億美元)的9.7%,韓國延續(xù)兩年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。另據韓國貿易協會北京分會新聞,2014年,韓國企業(yè)對華現實投資額同比增加29.7%,達到39.7億美元,創(chuàng)下近8年來的最高值。由此,韓資在中國吸引的外國人投資總額中所占比重從2013年的2.6%增至2014年的3.3%。 據統計,2014年,日本在中國進口市場的份額為8.3%,繼韓國之后位居第二,厥后依次為美國(7.8%)、臺灣地區(qū)(7.8%)、德國(5.3%)、澳大利亞(4.6%)、馬來西亞(2.8%)和巴西(2.6%)等。2013年,韓國在中國進口市場的份額達到9.2%,首次超越日本(8.2%)雄踞第一,而2014年韓日市場份額相差進一步縮小。 據分析,隨著中國電氣機械產業(yè)迅猛發(fā)展,中國從韓國進口的零部件規(guī)模隨之大幅擴大,這可能是韓國在中國進口市場的份額賡續(xù)增長的重要緣故原由。2014年,中國從韓國進口的半導體同比增加10.8%,規(guī)模達501億美元,占中國從韓國進口總額的25%以上。另外,中國從韓國進口的汽車零部件(39億美元)和電腦及其配件(31億美元)規(guī)模同比分別猛增16.6%和76.3%。 韓流席卷中國,韓國商品也越來越受中國消耗者青睞,相反,中日領土糾紛升級,中日關系持續(xù)惡化,這給日本對華出口造成不利影響。這也是韓國在中國進口市場的份額劇增的重要緣故原由之一。專家指出,雖然韓國對華出口日益增長,但重要以加工貿易為主,消耗品出口仍然疲軟。目前中國進一步擴大在表現器、石化、船舶、機械等重要工業(yè)領域的生產規(guī)模,大幅提拔零部件等半制品的自給率。因此,韓國企業(yè)必要脫節(jié)以加工貿易為主的貿易體例,擴大對華消耗品出口規(guī)模,積極進軍中國內需市場。 2014年11月在京召開的APEC會議期間,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韓國總統樸槿惠共同見證了中韓兩國FTA會商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,2015年這一協議將正式簽署。據韓國產業(yè)通商部吐露,韓中FTA生效后,將來十年內,以產品種類數為準,中國撤銷關稅的商品占比將達71%,以進口額為準,撤銷關稅的商品占比將為66%。將來二十年內,將對以產品種類數為準的91%的商品、以進口額為準85%的商品執(zhí)行撤銷關稅。根據韓國產業(yè)部分析,假如中韓FTA中商定的關稅廢除項目能悉數實現的話,預計韓國企業(yè)向中國出口時每年將會比如今節(jié)省54.4億美元的關稅。這比韓美FTA帶來的關稅節(jié)約(9.3億美元)高出5.8倍,同時也比韓國歐盟FTA(13.8億美元)高出3.9倍。 (據韓聯網、經濟觀察網內容整頓) (作者:佚名編輯:浙江水暖閥門行業(yè)協會)
最新文章
推薦文章
熱門文章
|
|